模仿犯上.jpg 模仿犯下.jpg

「真實不管丟到多遠,最後都會找到回家的路。」
花了將近兩個禮拜的時間,一點一滴讀完了宮部美幸的鉅作,我真心認為《模仿犯》是一本了不起的傑作。作者花了五年時間,才完成這將近
1400頁的作品。模仿犯》絕不只是單純的犯罪推理小說,在一連串兇殺案件的背後,本書更深刻地描繪了人們內心極為真實的想法與情緒;也可以說,宮部美幸以極為細膩的手法呈現了當今社會的樣貌以及種種生態。讓人意外的,在讀完這樣一本犯罪小說後,竟能對自我和社會有許多深刻的反省。

故事由一位青少年在公園垃圾桶發現一隻女性右手腕開始,一齣誘拐並殺害無數無辜少女的殘酷兇殺案就此在世人眼前上演。多數的犯罪推理小說,會把劇情的高潮安排在結尾,一切謎底揭曉、真相終於大白之時也是故事的尾聲。《模仿犯》卻是如此特別,跳脫這樣的框架,在全書不到一半之時,讀者們就知道了兇手的真面目,這也是它最棒的地方

實際上《模仿犯》可分為三個章節,在第一部分,讀者如同一般的社會大眾,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著故事發展,不時期待案情能有新的進度,渴望更多的線索,同時猜測這個瘋狂又不斷向社會挑釁的殺人兇手到底是甚麼樣貌?有趣的是,在第一章結束之時,作者就向讀者們揭曉了凶手的身分。全書從第二段開始展開了全新的面貌,我們從兇手的角度來重新檢視這一切。兇手成長在怎麼樣的環境,遭受甚麼樣的待遇,在想些甚麼?又為了些甚麼而殺人?從此我們才能一窺故事的全貌,也是我認為《模仿犯》最了不起的地方它不要讀者倚靠薄弱的「片面之詞」去拼湊故事,而是從各個角度深刻地探討這個事件、這個社會、以及這社會上的人們。

如果說第一、二章節是兩條直線,最終章就是兩條直線逐漸相交的過程,也是最精彩的部分。看呈現在社會大眾眼前的「線索」,和兇手安排的劇本如何一步步逼近、相連。而兩條直線的交點,就是真相

《模仿犯》最讓我佩服的就在於作者對於「人」的描寫。整部小說出場的人數少說也有40個吧,但卻幾乎沒有所謂的過場人物。無論大小角色,都有深刻的描寫,讓讀者輕易就將人名與角色的性格連結在一起。也因為如此,讀者很容易對書中的角色產生共鳴,或在其中看見自己的影子。如果換做是我,我會怎麼做?

兇手在想甚麼?又為什麼這樣做?受害者在得知自己即將面臨的遭遇後又會說些甚麼?子女遭殺害的受害家屬如何面對過程的煎熬和難以接受的事實?警方又如何看待這名兇手?兇手的家人又該如何相信自己的親人是冷血怪物?媒體呢?媒體在炒作這樣的頭條新聞時是為了收視率與利潤、還是為了伸張社會正義、為了追求真相?社會大眾吸收媒體的報導後又作何反應?受害者家屬、警方、甚至兇手又如何看待媒體以及事不關己的社會大眾?《模仿犯》就是這樣一部鉅作,以轟動的兇殺案件做為引線,探討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也讓故事無比真實且極具說服力。

《模仿犯》讓每位讀者身歷其境地從兇手、警方、媒體、被害人、兇手家屬、甚至一位事不關己的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整件案件,從中能有許多親自讀過書後才有的體會與省思。

在兇手身上,我們看見了作者所謂「純粹的惡」,不須理由的犯下惡行。
真正的惡就是這樣,沒有任何理由。所以被這種惡所侵襲的被害人,就像可憐的梅田,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遇上這種倒楣事。他無法認同,就算問原因,也找不到答案。如果有怨恨、感情生變、金錢目的等理由,被害的一方多少心裡還能接受。至少可以有安慰自己、憎恨犯人、埋怨社會的根據。只要犯人給理由,被害人就知道如何處理心情。可是這個事件一開始就沒有理由或根據,所以只能呆呆地任人宰割。這就是真正的『惡』呀!

警方則給了我們肯定人性的機會,無論媒體炒作、人民批判、兇手挑釁,還是有人不惜犧牲一切,只為伸張正義。
武上認為犯罪搜查就是探索犯人所犯下的錯誤。犯罪很難,可說是這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了。再怎麼頭腦好的犯罪者,也無法絲毫錯誤不犯地全身而退。不可能有所謂的完美犯罪。對追蹤犯人的警方而言,他或她們留下的錯誤就是一個個指標,是釘在岩壁上踏腳的鐵環,是輪胎上止滑的刻痕。

被害者家屬們以不同方式告訴我們甚麼是絕望、甚麼是深沉的哀痛、甚麼又是永遠無法癒合的傷。
殺人殘酷的地方,不只是殺死了被害者,像你、我這些活著的人也一點一滴被殺害。而最令人生氣的,殺害我們的不是殺人的人,而是活著的我們自己殺害自己。

媒體扮演的角色讓我們省思,所謂的「真相」是否只是操弄者主導著社會輿論的手法?在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下,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能引起轟動、吸引注意、哄抬收視率的「演出」?還是不顧一切追求而來的真相?
大家在下意識之間都知道是怎麼回事。宣傳決定了善惡、決定了正邪、分辨了神與魔。法律、道德規範其實只存在於外圍。
社會大眾就是這樣,他們要的不是事實或真實,而是簡單容易懂的故事。

最後,身為社會大眾、事件旁觀者的我們,是否只囫圇吞棗般的相信媒體報導的一切?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是否已喪失了自我判斷真偽的能力?看見殘忍的兇殺案在新聞中播放,我們真的感到同情與悲憤嗎?還是其實事不關己的想「還好不是發生在我身上」?甚至,捫心自問,我們是否用一種看熱鬧的心態觀賞這齣戲,每天期望有更精彩、更聳動的新聞故事出現!?會不會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是助長這種社會風氣的元凶、是媒體變調的推手、是殺人兇手意想不到的共犯?
發生連續誘拐女童殺人事件時,社會才醒悟到:原來日本終於也開始出現這樣的犯罪了。儘管大眾沒有意識到,但心中卻已經這麼想:下一個甚麼時候出現?反過來說,說不定是為了配合社會這種蓄勢待發的氣氛─社會中充滿了這種空氣,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罪犯吧。說的露骨一點,犯罪的出現是因應了社會的某種需求

 

(博客來模仿犯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skaik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